近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梁风教授团队在固态钠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揭示了固体电解质中的钠离子传输机制和失效演化行为,为固态电池中复杂离子过程分析和失效过程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成果以“UnderstandingtheNa+ConductanceandFailureEvolutionofCeramicElectrolytesforSolid-StateSodiumMetalBatteriesfromIonDynamics”为题发表在材料...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非常规冶金团队胡觉教授在绿色氢能开发领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ReactionPathway-SteeredDynamicReconstructionofMOFsinOxygenEvolution”为题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为金属有机框架(MOF)高效析氧反应(OER)催化剂的重构和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认识析氧反应(OER)过程中催化剂的表面动态重构对于设计和构筑高效催化剂非常重要,然而,...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非常规冶金团队在配位化学领域顶级期刊《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Advancesinmetal-organicframework-basedhydrogensulfidegassensors”的最新综述,系统回顾总结了MOF基复合材料在硫化氢(H2S)气体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在冶金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硫化矿焙烧、焦炉煤气净化、有色金属冶炼等环节,常伴有H2S气体的产生。H2S是一种无色、剧毒、易燃的酸性气体,不仅...
电解水被认为是实现绿色氢能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碱性介质下水电解受限于析氢反应(HER)Volmer步骤缓慢的动力学以及析氧反应(OER)四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过程,导致产氢效率低,能耗高。尽管贵金属基催化剂(如IrO2、RuO2和Pt/C)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其高昂的成本和稀缺性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兼具高活性HER和OER的非贵金属双功能催化电极至关重要。近日,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徐瑞东教授、杨邻静博士联合东南大学李桂香教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Moham...
2025年8月18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教授与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教师开展座谈交流。学院班子成员、平台负责人、科室及系(中心)主任等30余人参加,会议由郭胜惠院长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徐瑞东对徐政和院士到院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强调,徐政和院士是复杂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学术成就卓越,被聘任为我校首席特聘教授,必将为“冶金工程”一流学科创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注入强大动能,学院将全力支持和服务好徐院士的工...
2025年8月8-10日,由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中日等离子体联合实验室、云南省教育厅等离子体冶金及材料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十一届热等离子体基础与应用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黄河激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海兴教授、日本九州大学TakayukiWatanabe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