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新

1.基本信息

姓名:

职称职务:

学位:

电子邮箱:

研究方向:

徐建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

xujianxina@163.com

低温余热高效利用、多相流强化传热、计算数学、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冶金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等。

2.学习工作经历:

2006年本科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2010年硕士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数学专业;

2012年博士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控制专业,留校至今

201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7年破格晋升教授

2017-08~至今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2017-07~2018-08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访问学者(合作导师潘建新教授)

2019-01~至今 昆明理工大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2022-11~至今 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矿冶数智技术研究院院长

3.个人简介:

徐建新,男,198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青岛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化工学会混合与搅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分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专委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节能减排专委会委员,云南省质量工程专业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等。兼任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EI期刊)等国际期刊编委,任Energies、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国际SCI期刊客座编辑,《空气动力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进展(英文)》青年编委。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省重点专项课题1项,省级、企业委托以及政府咨询项目等30余项,课程思政类教改项目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Energ. Convers. Manage.、Int. J. Heat. Mass. Tran.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专著5部;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云南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二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首届冶金优秀青年支撑计划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出版物奖图书二等奖、云南省优博、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4.代表性项目:

1)高温富氧铜冶炼信息特征提取-挖掘-融合原理及关键技术,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2)高含铟二次物料机械搅拌非线性强化浸出-置换提取技术及装备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3)低温余热驱动直接接触式-间壁式耦合沸腾换热过程流场特性及强化传热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烟草废弃物中源香物提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红塔烟草集团重点项目;

5)烟化炉冶炼终点判断关键技术研发及⼯程应⽤,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项目。

5.代表性获奖:

1)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冶金炉窑热过程非线性强化基础理论),云南省省级自然科学奖;

2)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熔池熔炼贫化铜熔渣的低碳冶金技术),中国发明协会科技奖励;

3)冶金优秀青年支撑计划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奖励;

4)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明一等奖(基于多相混沌强化混合与铁价态调控的铜熔渣贫化技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5)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冶金炉窑强化供热关键技术及应用,云南省省级科技进步奖。

6.代表性专利:

1)一种判断转炉炼铜造渣期终点的方法;

2)工业炉烟气余热回收动力系统安全检测方法;

3)一种塔式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系统发明专利;

4)一种炉衬耐火材料损伤检测方法;

5)一种评价不相溶两相混合效果的方法。

7.代表性论文:

1)New metrics for measuring multiphase mixing effects in a direct-contact heat exchanger,第一作者发表于《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Synergistic effect of flow pattern evolution of dispersed and continuous phases in direct-contact heat transfer process,第一作者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3)Thermal-economy optimization for single/dual/triple-pressure HRSG of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by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通讯发表于《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4)3D uniformity measurement of stirring system based on dual-camera positioning》,通讯发表于《Powder Technology

5)Effect of size distribution of bubble groups on average volumetric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the process of direct contact boiling heat transfer》,通讯发表于《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上一条:李舟航

下一条: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