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张英杰,女,汉族,1963年9月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云南省云岭学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担任云南省绿色化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先进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德电池创新平台主任、云南省先进电池及材料工程实验室主任、云南省高校应用电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被聘为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评审专家、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理事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常务理事。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二、科研及获奖情况
执教30年来,坚持教学科研并重,成果突出。在科研方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相结合,凝练出电化学金属防护、电化学冶金、电化学能源材料3个特色研究方向。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8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51篇,,他引2000余次。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5件,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4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排名第一﹚、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中国专利优秀奖﹙排名第一﹚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在教学方面,注重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主持国家留学基金委“新能源电池及有色金属材料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项、云南省“十二五”化学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承担并建设“无机化学”、“应用电化学”、“冶金工程学科前沿讲座”等课程,已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16名、硕士80余名,2007年被评为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获2005年、2013年、2022年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排名第一)。
三、团队建设及师资培养情况
以云南省绿色化学与功能材料研究创新团队为核心,已建成一支学缘与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学术队伍,领衔建成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先进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先进电池及材料工程实验室、中德电池创新平台、云南省高校应用电化学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新能源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工作平台,已形成职权明晰、管理科学、优势互补、协同攻关的运行机制,科研成果突出,团队整体学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现有专职研究人员3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25名。在学历结构上,全部具有博士学位,18位教师有海外攻读博士学位或留学进修经历,拥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者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25人。
四、工作情况、计划及目标
围绕云南省及全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以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关键材料为研究目标,结合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和我校新能源学科优势,依托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拟开展三个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1)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发:结合先进的控制结晶技术控制前驱体的粒度、组分、组织和结构,开发梯度包覆技术生产高性能高镍三元、磷酸盐、高电压锰酸锂正极材料;采用热动力学表面修饰技术内在关联模型,指导高性能碳基、钛基、硅基、锡基负极材料的微纳结构设计与制备,结合全电池制备技术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并针对市场应用研究其电化学特性及失效机制。(2)废旧电池资源循环高值利用技术开发:研究废旧电池材料定向多晶再生过程的因素影响规律,明晰废旧电池材料诱导单晶再生的定向调控规律,开发失效材料短程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废旧电池材料再生产业化过程中工艺条件对组分分离与溶释行为的影响作用规律,阐明前驱体可控再生调控技术原理,开发废旧电池材料高效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原型,实施产业化应用。(3)下一代先进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催化剂的研发:构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用低成本、高活性、高稳定性的碳基低Pt或非Pt(如Pd、Ru、Ir等)、非贵金属催化剂,获得催化剂微观结构、组分、掺杂结构、比表面积等因素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位点及催化机理。针对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反应体系,实现高功效碳材料的设计和宏量制备,为探索电催化体系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制备自支撑的、由功能化的多孔碳纤维编织的三维网状非贵金属电极材料,有望用于组装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的联合装置,实现电能和氢能的整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