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杨斌,男,汉族,1965年5月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有色金属冶金专家,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1987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有色金属冶金系,获学士学位;1990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博士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1月-12月赴莫斯科国立钢铁及合金学院访问学习。自1990年起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从事有色金属冶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在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方面的工作特色鲜明、业绩突出。历任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兼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冶金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委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二、科研及获奖情况
杨斌教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引,系统深入开展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工作,取得了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原创成果:深入开展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化合物真空还原、真空合成及真空分解的应用基础研究,突破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瓶颈;研制成功不同功能的大型化、自动化真空冶金先进装备;开发出绿色高效提炼贵金属、粗锡短流程精炼、稀散金属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系列新技术;攻克真空冶金工程应用难题,实现银、金、钯、铂、锡、铟、锗、硒等金属的清洁高效提炼,保障了我国战略金属的供应安全,为高端新材料、显示技术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技术成果在云南、广西、湖南、台湾等17个省区,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百余家企业大规模应用,形成年处理约60万吨复杂有色金属合金的生产规模,年创产值过百亿元,推动了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升了我国战略金属的保障能力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影响力。
主持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近6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19件,发表论文616篇,组织制定国家标准1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排名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1),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排名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项,成果两次入选云南十大科技进展。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兴滇人才奖”、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三、团队建设及师资培养情况
杨斌教授领衔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以及云南省创新团队,首批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顶尖团队,首批成立云南省杨斌科学家工作室,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领导的科技平台先后建成为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云南省铝工业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打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真空冶金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团队成员先后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计划以及“云岭学者”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人才70余名,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构建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新体系。
四、工作情况、计划及目标
带领团队立足云南矿冶、新材料产业的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聚焦资源保障能力下降、产业链条不长、技术附加值不高、新材料生产应用不足等问题,持续开展战略金属绿色提炼、高纯金属及新材料制备、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过程强化等方向的研究工作,重点研发复杂有色金属资源高效清洁利用、高端材料加工与制备、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等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在真空冶金基础理论研究、真空冶金工程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真空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通从矿产资源到高端材料全产业链的绿色通道,助力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基础金属材料”“稀有金属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多个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基础材料、国家重大工程所需的高端金属材料以及国家战略必须的核心材料的安全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