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在原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工业炉窑设计研究所、热能工程研究室以及环境调和型能源新技术研究所基础上组建而成,2017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中心主任是昆明理工大学王华教授。
工程中心依托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双碳”战略对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的重大需求,形成了冶金炉窑热工、冶金过程数字化、低碳冶金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通过开展共性工程技术研发、产业化工程技术示范及成果转化,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我国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工程技术研发能力与水平方面:工程中心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973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180项,累计总经费1.4165亿元。突破了加热炉均匀精准加热关键技术、熔池熔炼炉富氧旋流混沌搅拌强化供热技术、基于多相混沌强化的铜熔渣贫化低碳技术、冶金炉窑热过程非线性强化技术等一系列冶金炉窑低碳节能新技术,解决了我国冶金工业节能减排领域“卡脖子”难题,实现了产业化示范及应用,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显著。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1项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科技奖发明一等奖2项和进步一等奖1项。王华教授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2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中心成员获国家级人才称号8人次、省部级人才称号35人次,国内外著名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27人;研究团队入选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现有实验基地面积5600平方米,拥有先进测试仪器及实验设备150余台(套),总值5500余万元,构建了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工程验证平台。
成果转化与行业贡献方面:围绕冶金过程源头减碳和炉窑热过程强化等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工程化应用,完成企业科技攻关项目74项,成果转化与应用效果显著。相关成果应用于中铝、金川等国内头部有色冶金企业,以及国内超过50%的大中型钢铁冶金企业,技术服务云南冶金企业超过90%,还应用于航空高铁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领域,辐射到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和金属材料企业,技术装备出口美德日等国家和地区,有力推动了我国冶金工业节能增效绿色低碳的技术进步。
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工程中心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对我校冶金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大学科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新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填补了云南省能源领域博士点空白,获批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等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建设点,新建战略新兴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新增冶金工程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成“111”引智基地、教育部能源动力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改革虚拟教研室、工信部绿色能源-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及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办学平台等10余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及一等奖1项;培养博士后1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0余名,毕业生主要从事冶金与能源相关行业工作,已有30余名毕业生成长为国家级人才和省部级人才、大型国企高层管理人员和高校科研领军人才等,有力推动了冶金与能源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工程中心积极与京都大学、多伦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开展联合研究和人才培养,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领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固定人员出国留学率达到83%,先后聘请2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承办包括国际动力工程会议、丝绸之路冶金与能源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在内的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辐射南亚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牵头成立了“云南-泰国大学联盟”,通过深化建设中泰可再生能源学院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中国(云南)—斯里兰卡清洁载能产业研究中心、中老工业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中心、中老矿冶新技术和能矿工程设计研究中心等合作平台,为泰国、老挝、越南、缅甸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培养了各类技术人才600余人,有力缓解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冶金与能源领域人才短缺困境,有力推进了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冶金与能源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工程中心将继续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大科技需求,制定近中期发展规划,打造冶金与能源交叉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地。通过着重突破冶金行业节能减碳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赋能新质生产力,致力于为助力实现冶金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联系人:胡建杭
邮箱:hujh51@126.com